《幼兒教育學》第六章 幼兒園課程
作者:網站管理員
2015-5-28
1、 幼兒園課程:是實現幼兒園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幫助幼兒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以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各種活動的總和。
2、 課程的基本要素:目標、內容、組織、評價。
3、 幼兒園課程的特點:
⑴:幼兒園課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
⑵:游戲是幼兒園課程的基本形式;
⑶:以幼兒的直接經驗為基礎。
4、 選擇與確定幼兒園課程內容的原則:
⑴:滿足幼兒全面發展的整體需要,有效地發揮各領域的教育作用;
⑵: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是幼兒必要的和有效的學習內容;
⑶:聯系幼兒實際生活經驗與興趣,內容具有時代性、豐富性;
⑷:適合幼兒的能力與發展需要,對幼兒的進一步學習具有挑戰性。
5、 幼兒園教育教學計劃內容:
⑴:教師按課程要求有計劃、有目的地設計和組織的教育活動;
⑵:幼兒在園一日生活的安排與組織;
⑶:幼兒自選活動的提供與指導;
⑷:幼兒園教育環境的創設與利用;
⑸:家長工作和與社區的聯系等。
6、 教育教學的方法:
⑴:觀察法;
⑵:實驗法;
⑶:游戲操作法;
⑷:參觀法;
⑸:談話、討論法;
⑹:講解、講述法。
7、 幼兒園教育教學的途徑:
⑴:專門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
⑵:日?;顒优c生活;
⑶:學習環境;
⑷:家園合作。
8、 幼兒園健康教育內容的目標:
8、⑴: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8、⑵: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8、⑶: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8、⑷: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9、 幼兒園語言教育內容的目標:
⑴: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⑵: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⑶: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⑷: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⑸: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10、幼兒園社會教育內容的目標:
⑴:能主動的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
⑵: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⑶: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⑷: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⑸: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11、幼兒園科學教育內容的目標:
⑴: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⑵: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⑶: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⑷: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⑸:愛護動物、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12、幼兒園藝術教育內容的目標:
⑴:能初步感受并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⑵: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