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
1 莫里哀的成名劇本是( )。
A.《裝腔作勢的女人》
B.《偽君子》
C.《吝嗇鬼》
D.《恨世者》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偽君子》是莫里哀的成名劇本,對世界喜劇藝術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2 在義務教育階段,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學校應當( )。
A.直接開除
B.對其進行批評教育,不得開除
C.通知家長
D.對其進行懲罰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學校應當予以批評教育,不得開除。
3 下列外國作家、作品、國別對應錯誤的一項是( )。
A.哈代——《德伯家的苔絲》——英
B.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德
C.巴爾扎克——《人間喜劇》——法
D.伏契克——《警察與贊美詩》——英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警察與贊美詩》的作者是美國短篇小說家歐·亨利。伏契克是捷克作家、文藝評論家。
4 光盤:刻錄:存儲
A.燈泡:通電:照明
B.紙張:印刷:閱讀
C.衛星:發射:通信
D.布料:裁剪:御寒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光盤通過刻錄來存儲,燈泡通電用于照明。
5 《湯姆·索耶歷險記》的作者是( )。
A.蓋達爾
B.都德
C.古田足日
D.馬克·吐溫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湯姆·索耶歷險記》是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以美國少年生活為主體寫成的。
故事的時代背景是19世紀美國密西西比河的圣彼得堡。
6 在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為婦女鳴不平的作品是( )。
A.荷馬的《奧德修紀》
B.歐里庇得斯的《美狄亞》
C.騎士敘事詩《特里斯丹和伊瑟》
D.但丁的《新生》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在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為婦女鳴不平的作品是歐里庇得斯的《美狄亞》。
7 構建素質教育目標,必須遵循青少年兒童身心素質發展的( ),才能保證目標的科學性、可行性。
A.順序
B.客觀規律
C.特征
D.重點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構建素質教育目標必須遵循青少年兒童身心素質發展的客觀規律,才能保證目標的科學性、可行性。
8 流行是一種常見的心理態勢.表現為社會或群體的成員在短時間內,由于追求某種生活方式而產生的相互感染或模仿。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流行現象的是( )。
A.大街上到處都可以看到全身牛仔到處窟窿的年輕人
B.最近在網絡聊天時,很多人都在使用“囧”字
C.春天來了,許多人紛紛去郊外踏青
D.APEC會議以后,很多外國人喜歡上了中國的唐裝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A、B、D均是在“短時間內”形成的,只有C項的踏青行為不是短時間內形成的,與定義不符。
9 馮·諾依曼為現代計算機的結構奠定了基礎,其最主要的設計思想是( )。
A.采用電子元件
B.數據存儲
C.虛擬存儲
D.程序存儲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馮·諾依曼設計思想可以簡要地概括為以下三點:(1)計算機應包括運算器、存儲器、控制器、輸入和輸出設備五大基本部件。(2)計算機內部應采用二進制來表示指令和數據。每條指令一般具有一個操作碼和一個地址碼。其中操作碼表示運算性質,地址碼指出操作數在存儲器中的地址。(3)將編好的程序送入內存儲器中,然后啟動計算機工作,計算機無須操作人員干預,能自動
逐條取出指令和執行指令。馮·諾依曼設計思想最重要之處在于明確地提出了“程序存儲”的概念,他的全部設計思想實際上是對“程序存儲”概念的具體化。
10 東漢時,改進造紙術,使紙張成為重要書寫材料的是( )。
A.蔡倫
B.張仲景
C.華佗
D.祖沖之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據考證,西漢早期已經出現用麻做的紙。到東漢時候,宦官蔡倫改進了造紙術,這種紙的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后人把這種紙叫作“蔡侯紙”。
11 如果要在word2003文檔中插入數學公式,在“插入”菜單中應選的命令是( )。
A.符號
B.圖片
C.文件
D.公式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單擊“插入一公式”命令可以在文檔中插人數學公式。
12 秦相李斯的散文名篇是( )。
A.《六國論》
B.《諫逐客書》
C.《論積貯疏》
D.《非十二子》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諫逐客書》是一篇古代優秀公文,作者是李斯。
13 下列屬于我國改革開放以后取得的成就的是( )。
A.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B.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C.“神舟號”系列飛船發射成功
D.中國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神舟號”系列飛船發射成功屬于我國改革開放以后取得的成就。
14 下列詩句不是李白所作的是( )。
A.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B.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C.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D.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出自《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作品。
15 莎士比亞的歷史劇是( )。
A.《理查三世》
B.《威尼斯商人》
C.《第十二夜》
D.《無事煩惱》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理查三世》是莎士比亞的歷史劇,《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無事煩惱》是其喜劇作品。
16 從20世紀20年代起海明威便開始在作品中探討人與暴力的關系,開始塑造“硬漢吼|生格的人物形象?!独先伺c?!分械闹魅斯? )則是早期硬漢形象的發展和升華。
A.亨利
B.喬頓
C.桑提亞哥
D.杰克·巴恩斯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老人與?!分械闹魅斯L醽喐缡俏膶W史上著名的硬漢形象。
)
17 一項研究調查表明,在普通人群中,與每晚睡眠時間保持在7至9小時的人相比,每晚睡眠時間少于4小時的人患肥胖癥的危險高出73%,而平均每天只睡5小時的人,這種危險則高出50%。研究人員因此得出結論:缺乏睡眠容易使人變得肥胖。
以下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結論的是( )。
A.缺乏睡眠與糖尿病發病率上升存在關聯,而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比較肥胖
B.缺乏睡眠容易導致慢性疲勞綜合征,從而使人不愿意參加體育鍛煉
C.睡眠不足者與每晚睡眠時間在7至9小時的人擁有同樣的飲食和運動習慣
D.睡眠不足會導致人體內消脂蛋白濃度下降,而消脂蛋白具有抑制食欲的功能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題干通過調查睡眠時問在7至9小時和少于4小時或只有5小時睡眠的人相比,得出缺乏睡眠容易使人變得肥胖的結論。進行這種調查必須是被調查者除了睡眠時間不同外,其他的一切行為或習慣都應是相同的,否則得不出題干中的結論。因此,C項是結論的必要前提條件。
18 以下四項當中的哪三項被后人稱為中國古代的三大工程?( )
①大運河
②萬里長城
③新疆的“坎兒井”
④錢塘江海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大運河、萬里長城和坎兒井被后人稱為中國古代的三大工程。
19 下列關于Word2003表格操作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可以將表格中兩個單元格或多個單元格合并為一個單元格
B.可以將兩個表格合并為一個單元格
C.不能將一個表格拆分成多個表格
D.可以給表格加上實線邊框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在Word2003關于表格的操作中,可以將表格中同一行或同一列中的兩個單元格或多個單元格合并為一個單元格;可以將一個或多個單元格分隔成更多個單元格;可以將一個表格拆分成兩個表格;可以將兩個表格合并成一個表格;可以設置表格的邊框。
20 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狹義的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把他們培養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的活動。它可以分為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等類型。廣義上講,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品德的活動,都是教育。但是,教育有好差之分,培養人也有方向的區別。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教育范疇的是( )。
A.孩子們搶著看電視節目
B.家長教孩子禮貌用語
C.學校組織同學參觀博物館
D.傳銷組織對新成員進行培訓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B項屬于家庭教育;C項屬于學校教育;D項屬于社會教育,且屬于壞的教育。A項不是教育者有目的、有組織的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
21 《豬八戒吃西瓜》取材于我國著名古典小說《西游記》,作者是( )。
A.洪汛濤
B.孫幼軍
C.包蕾
D.周銳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包蕾,現代劇作家、童話作家、兒童文學家,著有《包蕾童話選》、美術片劇本《金色的海螺》、劇本《三人行》。取材于我國著名古典小說《西游記》的故事《豬八戒吃西瓜》就是包蕾的作品。
22 某市電視臺推出了一個面向老年觀眾的養生節目,這個節目在試播時組織了許多老年人觀看,獲得一致好評,但在正式播出后,收視率非常不理想。
以下最能夠解釋上述矛盾現象的一項是( )。
A.一些老年人認為節目內容對于養生作用不大
B.節目的包裝過于娛樂化,與老年人的需求不符
C.看電視時間過長不利于老年人的身體健康
D.節目播出時間較晚,此時大多數老年人已經休息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題干的矛盾在于:針對老年觀眾的養生類節目試播時獲得好評,正式播出后收視率不理想。D項說明了播出時間影響了收視率,解釋了題干矛盾。A、B、C項都與試播時獲得好評不符。
23 夏、商、周時期的重要制度不包括( )。
A.世襲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縣制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郡縣制形成于戰國時期,盛行于秦漢時期。
24 創意:革新
A.心動:行為
B.認識:能力
C.理念:實踐
D.感受:反應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創意是一種理念,革新是一種實踐。
25 知覺防御,是指個體進行自我保護的一種思想方法傾向,它使人比較容易觀察能滿足個體需要的事物,對于滿足個體需要無關的事物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知覺防御的是( )。
A.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B.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C.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D.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知覺防御的特征是對滿足個體需要無關的事物視而不見。A項顯然不是滿足個體需要。
26 “知識就是力量”是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 )的名言。
A.培根
B.居里夫人
C.達爾文
D.牛頓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經典名言最早是培根說的。
27 窗口標題欄的右側有“最大化…‘最小化…‘還原”和“關閉”按鈕,其中不可能同時出現的兩個按鈕是( )。
A.“最大化”和“還原”按鈕
B.“最小化”和“還原”按鈕
C.“最大化”和“最小化”按鈕
D.“最小化”和“關閉”按鈕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窗口標題欄主要是顯示當前打開盤符或文件夾的名稱,在其最右邊有三個按鈕分別成為“最小化”“最大化”“關閉”按鈕。單擊“最小化”可以將“我的電腦”窗口最小化為任務欄上一個任務按鈕;單擊“最大化”可以將窗口在非全屏狀態改變為全屏狀態,將整個屏幕鋪滿;單擊“關閉”按鈕則將當前窗口關閉。當窗口在全屏狀態下時,標題欄右側的三個按鈕分別為“最小化”“還原”“關閉”按鈕。
28 新中國建立后的十幾年中,科技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科技成就在當時居世界之首的是( )。
A.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B.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C.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D.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結晶成功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1965年9月,我國科學家首先在世界上成功地實現了人工合成大分子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的蛋白質,這項成果獲1982年中國自然科學一等獎。
29 下列作品不屬于六朝志怪小說的有( )。
A.《西京雜記》
B.《博物志》
C.《搜神記》
D.《拾遺記》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西京雜記》是中國古代筆記小說集,寫的是西漢的雜史,既有歷史也有西漢的許多遺聞逸事,作者疑為葛洪。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
30 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某學校學生人數嚴重超標,每班超出標準30人,全體學生集中在一棟教學樓內上課。教學樓本來有兩個樓梯供師生使用,但為了方便管理,其中一個樓梯被長期封閉,樓道里也沒有應急燈。有天晚上突然停電,當下晚自習的學生走到二樓時,一名學生惡作劇地喊了一聲“地震了”,結果造成嚴重擁擠,有些學生被擠倒,受到踩壓,造成多名學生受傷的嚴重后果。
問題:請用教育法律知識分析這一事件中的相關法律責任。
參考解析:
學校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有關學校標準和安全管理的有關規定,沒有履行保護未成年學生不受人身損害的責任和義務,侵犯了學生的生命健康權。因此,學校應承擔對受傷學生的民事賠償責任,教育行政部門應依法給予學校負責人和事故直接責任人員行政處分。喊“地震了”的學生也應負有一定的法律責任,學校應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并予以相應的紀律處分。
31 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馬纓花
季羨林
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孤零零一個人住在一個很深的大院子里。從外面走進去,越走越靜,自己的腳步聲越聽越清楚,仿佛從鬧市走向深山。等到腳步聲成為空谷足音的時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院子不小,都是方磚鋪地,三面有走廊。天井里遮滿了樹枝,走到下面,濃蔭迎地,清涼蔽體。從房子的氣勢來看,依稀可見當年的富貴氣象。等到我住進去的時候,富貴氣象早已成為陳跡,但是陰 森凄苦的氣氛卻是原封未動。再加上走廊上陳列的那一些漢代的石棺石槨、古代的刻著篆字和隸字的石碑,我一走回這院子里,就仿佛進入古墓。這樣的氣氛同我當時的心情是相適應的,我一向又不相信有什么鬼神,所以我住在這里,也還處之泰然。
我是不是也有孤寂之感呢?應該說是有的。當時正是“萬家墨面沒蒿萊”的時代,北平城一片黑暗。白天在學校里的時候,同青年同學在一起.從他們那蓬蓬勃勃的斗爭意志和生命活力里,還可以吸取一些力量和快樂,精神十分振奮。但是,一到晚上,當我孤零一個人走回這個所謂家的時候.我仿佛遺世而獨立。沒有一點活氣。寂寞像毒蛇似的偷偷地襲來,折磨著我,使我無所逃于天地之間。
有一天,在傍晚的時候,我從外面一走進那個院子,驀地聞到一股似濃似淡的香氣。我抬頭一看.原來是遮滿院子的馬纓花開花了。我站在樹下,仰頭觀望:細碎的葉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天棚,天棚上面是一層粉紅色的細絲般的花瓣,遠處望去,就像是綠云層上浮上一團團的紅霧。香氣就是從這一片綠云里灑下來的,灑滿了整個院子,灑滿了我的全身?;ㄩ_也是常有的事,開花有香氣更是司空見慣。但是,在這樣一個時候,這樣一個地方,有這樣的花,但是,在這樣的時候和地方,有這樣的香.我就覺得很不尋常,甚至有感激的心情了。從此,我就愛上了馬纓花.把它當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
可惜不久我就搬出了那個院子,同那些可愛的馬纓花告別了。
時間也過得真快,才一轉眼的工夫,已經過去了十三年。這十三年里,我看了、學習了很多新東西,走了很多新地方,當然也看了很多美妙動人的奇花異草。然而使我深深地懷念的卻仍然是那些平凡的馬纓花。我是多么想見到它們呀!
最近幾年來,北京的馬纓花似乎多起來了。公園里,馬路旁邊,都可以看到新栽種的馬纓花,綠云紅霧飄滿了北京,給首都增添了絢麗與芬芳。我十分高興,仿佛是見了久別重逢的老友。但是,我卻隱隱約約地感覺到,這些馬纓花同我記憶中的那些很不相同。它們不同之處究竟何在呢?
我最初確實是有些困惑。后來,我擴大了我回憶的范圍,把當時所有同我有關的事物都包括在里面。不管我是怎樣喜歡院子里那些馬纓花,回憶的范圍一擴大.同它們聯系在一起的不是黃昏,就是夜雨,否則就是迷離凄苦的夢境。我好像是在那些可愛的馬纓花上面從來沒有見到哪怕是一點點陽光。
然而,今天的馬纓花,卻仿佛總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即使是在黃昏時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們,它們也仿佛是生氣勃勃.同浴在陽光里一樣。它們仿佛想同燈光競賽,同明月爭輝。同我記憶里那些馬纓花比起來,一個是照相的底片,一個是洗好的照片;一個是影.一個是光。影中的馬纓花也許是值得留戀的,但是光中的馬纓花不是更可愛嗎?
我從此就愛上了這光中的馬纓花,我也愛藏在我心中的這一個光與影的對比。
我愿意馬纓花永遠在這光中含笑怒放。
(選自《光明日報》1962年10月1日)
問題(一):解釋“即使是在黃昏時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們,它們也仿佛是生氣勃勃,同浴在陽光里一樣”這句話在文中的含義。
問題(二):文中所說的“光與影的對比”具體指什么?文章寫馬纓花有什么寓意?
參考解析:
問題(一):(1)表明在新的生活環境里,馬纓花無論何時都充滿生機;(2)就像作者喜悅幸福的心情。
問題(二):(1)馬纓花是作者在新舊時代情感寄托的載體;(2)作者通過寫對馬纓花感情的變化,表現出心情和生活態度的變化。
32 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每年一到棉花收購季節,某學校都會以勤工儉學的名義組織學生去摘棉花。學生在地里一干就是10多天,每天常常超過10小時,學生們普遍感到非常疲憊。如果學生不想參加勤工儉學,則須向學校繳納幾十甚至幾百元錢進行贖買。
問題:請用教育法律知識分析,學校的這種做法合適嗎?為什么?
參考解析:
學校的做法不合適。學校以勤工儉學的名義讓學生“以勞賺錢,以錢代勞”的做法是違法的,侵犯了學生的勞動報酬權和財產權;學校不嚴格執行教學計劃,隨意停課勞動,擾亂了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侵犯了學生受教育的權利;高強度的連續勞動對未成年的學生來說是不適宜的,侵犯了學生的身體健康權。學校是違法主體,有關責任人員應負一定的行政責任,依法受到相應的行政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