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考試筆試成為踏入教師行列的第一道門檻。很多考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背誦了很多知識點, 但到考試的時候仍然無法取得理想的成績。究其原因,不是考生不努力,而在于如何將頭腦中已經背誦的知識與真題結合加以應用的問題。小編準備了簡答題、論述題解題技巧,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一:題型分析
據招教事業部教研中心依據近5年全國大部分省市的教師招聘考試教綜真題統計發現,筆試試卷的考查題型穩定且有彈性。穩定是指考查題型的范圍穩定,主要包括客觀題和主觀題兩大類??陀^題中通常涵蓋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主觀題通常涵蓋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題。有彈性的意思是各省市并非所有題型都采用,而是有針對性的選擇適合本地區情況的題型來對考生加以考查。
無論考官設置哪幾類題型,都有其較為合理的打算,因為不同題型之間在作用上通常能夠互補。例如,通??陀^題數量較多,但是難度普遍偏小,而主觀題數量較少但難度普遍較大。從簡答題到論述題到案例分析題難度逐級遞增??梢哉f,論述題和案例分析題才是拉開各位考生差距的最為重要的題型。古語有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因此,針對性的掌握各主觀題型的特點及攻克技巧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二:解題技巧
“關鍵詞法”破題
以簡答題為例,通常我們所見的簡答題題干指向都非常明確,讀完題基本就可以確定應該用哪一個知識點作答,但近年來,在某些省市縣的招聘中,簡答題的問法也在向含蓄和迂回的方向轉變。
例1:教育應該以兒童為中心,關注兒童的興趣和需要嗎?試簡述你的理由。
例2:有的學生總把不能取得好成績的原因說成任務(作業、考題)太難,這是一種什么歸因?有什么壞處?
例3:請談談你對“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和“以問題為紐帶”的理解。
從上述3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問法發生轉變了之后,具體應該用哪一個知識點作答就不明確了。對于考生來說,只是識記已經不夠了,還必須具備從題干中提取關鍵信息同自身大腦中已有的知識進行關聯的能力。
各位考生也無須驚慌,在此教給各位考生的方法稱之為“關鍵詞”法,即從題干中提取關鍵詞去分析。以例3的問題為例,使用關鍵詞法的步驟為:
(1)提取3個關鍵詞:“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以問題為紐帶”
(2)逐個分析關鍵詞。第一個關鍵詞來源于韓愈的《師說》,意思老師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決疑難問題的人。這是對老師的職責或角色的定位。確定了這一大方向之后,再看第二個關鍵詞“以問題為紐帶”,它與教師的職責或角色是否有關聯呢?如果學習過教育學的考生應該都能找到答案。新課改對于教師角色的定位的第一條就是“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應該啟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而“以問題為紐帶”就是教師踐行促進者角色的一個手段。
(3)分析兩個關鍵詞之間的關聯。一個是傳統教師角色定位,一個是新課改對教師角色的定位??忌恍枰罁约簩蓚€角色的理解表明態度即可。
由此,我們發現“關鍵詞法”既適用于簡答題,也適用于論述題,它的意義在于找到突破口。
2 巧用方法,靈活論證
以論述題為例,論述題不同于簡答題的地方在于一定得有“論”的過程,即考生無論答什么觀點,一定要有論證的語言。各位考生經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只會答一些干條條,論證的部分沒有話說。這樣也可以得分,但是想要得高分就有些困難了。通常情況下,在用“關鍵詞法”破題之后,可以運用“就事論事”、“正反 假設”和“案例論證”來展開論證。
1、“就事論事”法
本方法是指從核心觀點句中提取出核心關鍵詞,對該詞從字面到深層次展開分析。
例:(核心觀點句)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關鍵詞)。所謂促進者就是指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不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通過提問等方式啟發學生思考,起輔助和推動作用的角色。依據新課改的要求,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主體之一,其最基本的角色定位即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2、“正反假設”法
本方法是指給出核心關鍵句之后,通過“如果”、“否則”等虛詞的引導進行正反兩方面的假設來展開論證。
例:(核心觀點句)在樹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時,要善于和學生交往和溝通。(反面假設)如果一個老師不同學生溝通和交往,那么時間一久必然和學生之間形成隱性的隔閡,師生關系自然非常脆弱;(正面假設)反過來,即便一開始沒掌握好的方法,但只要老師愿意慢慢嘗試與學生溝通,去理解學生,慢慢地師生關系會越來越融洽。
3、“案例論證”法
本方法是指在給出核心關鍵句之后,通過舉教學過程中的實例來佐證觀點。
例:(核心觀點句)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學習情境有利于及其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案例)例如在上英語課之初,老師在 PPT上呈現很多的圖片,讓學生看圖快速說詞匯。這些詞匯中前半部分是已學過的,讓他們積極參與獲得成就感,接著后面部分就可以逐步增加新單詞,讓學生嘗試回答,回答不出來的時候他們的學習欲望會被激發。
以上三種論證方法本身并不沖突,而且很多題目可以用多種方法去論證,考生們只需依據具體情況靈活選用即可。
教育綜合知識復習資料及復習方法
一、考試認識:
教師招聘考試是競爭激烈的考試,并沒有具體的考試范圍和考試大綱,沒有具體的指定教材。命題人員喜歡怎么出,就怎么出題,但是其中主要的內容雖然各地區考試的形式不同,但重點一般是相似或相近的!對于以后和教學相關、學生關系、學生學習心理、學習交往等于教育學 心理學結合的知識,應該都是考試的重點。各位需要好好的參考!
二、復習方法:
教師招聘考試,可以說是“三無”考試,無指定教材、無考試范圍、無考試提綱。那么復習方法,對于應屆畢業生來說,都是困難、盲目、迷茫的。
針對這樣的情況,經過已經考過人員的總結,相對有效而可行的復習方式為:對內容簡單了解后,對試題的攻克,進行多方面的試題訓練,也就是說先多做試題,然后在試題中,碰到未知、不明確的通過資料進行補充、強化。原因在于:單一的看書,效率很低,也記不住。往往是看一遍忘一次。通過試題的強化訓練,在試題中你會發現,主要的內容,重要的,都會在試題中反復出現。這樣對于提高效率是比較重要的!
按照時間關系,下面對整理的資料進行選擇性的安排,僅供參考!
時間比較緊復習先后為:
1)對教育學心理學的題庫進行第一遍的閱讀查看-“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心理學試題庫(含答案)”
2)然后對教育學 心理學模擬真題10套+3套教育理論進行試題的訓練,這份內容比較多,需要好好查看。-“教育學心理學全真模擬題10套外加3套教育理論試題”3)對于教育法規的,建議先看“中小學教師競聘教育理論教育法規復習材料”
4)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建議直接做做試題吧,理論看起來很費勁,用題目強化
5)新課改,這部分有理論內容,也有試題,主要考慮到新課改比較流行,出題的教師會注重這方面的內容,希望結合教育學 心理學和新課改聯系的內容,多看看。能多做點練習。
一般來說教育學 心理學的內容比較多,教育法規,新課改,師德 等次之。需要側重!
如果時間比較充裕??梢韵葹g覽其他資料,然后按以上的順序進行擴展!